教育部: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认定工作指导标准
一级指标 | 二级指标 | 分值 |
顶层设计 | 1.在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及“十三五”规划中列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相关内容,并明确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面向全体学生、全体教师参与、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; 2.制定并报备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; 3.修订人才培养方案,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。 | 10 |
管理机制 | 1.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、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、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,定期研究部署相关工作; 2.建立了教务部门牵头,学生工作、团委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,明确专人负责,并定期研究相关工作。 | 5 |
课程建设 | 1.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相关专业课程; 2.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研究方法、学科前沿、创业基础、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,并纳入了学分管理; 3.自主建设了创新创业教育慕课、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,选课人数达到一定规模,教学效果良好; 4.建立了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; 5.组织编写了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教材,建立了案例库。 | 15 |
教法改革 | 1.广泛开展启发式、讨论式、参与式教学,小班化教学覆盖面广,学生受益面大; 2.改革考核内容和方式,探索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等。 | 10 |
实践训练 | 1.建设了能够集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; 2.专业实验室、虚拟仿真实验室、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等基本覆盖相关专业学生; 3.校内科技创新资源原则上向全体在校学生开放; 4.结合学科专业实际,依托大学科技园、大学生创业园、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等,建设了一批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; 5.积极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; 6.组织举办或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、创意设计、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,并获得优异成绩; 7.成立了学生创新创业协会、创业俱乐部等,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效果明显。 | 15 |
教学管理 | 1.设置了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; 2.基本建立了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; 3.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,建立了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; 4.出台了弹性学制相关规定,允许学生休学创新创业; 5.设立了创新创业奖学金; 6.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在评先评优、提前毕业、免试保研等工作中予以认定加分。 | 10 |
教师队伍 | 1.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队伍; 2.聘请知名科学家、创业成功者、企业家、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; 3.建立了创新创业导师库(校外导师占比不低于70%),并制定了相应管理规范; 4.面向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培训; 5.建立了相关专业教师、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。 | 10 |
资金保障 | 1.安排了专门资金,用于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、资助学生创新创业; 2.部委属高校按规定使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,支持在校学生开展创新科研工作 | 5 |
特色示范 | 1.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鲜明,相关工作在国内或省域范围内示范辐射引领作用明显,具有较强影响力; 2.形成了一些具有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。 | 20 |
主管单位: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 主办单位:中国民办教育创新创业联盟、北京创新研究所 技术支持:北京民教协联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 办公地址:北京市西长安街天行建商务大厦2103 邮编:100086 电话:010-57410401 ©版权所有:中国民办教育创新创业联盟 京ICP备18010042号-1